什麼是 EEAT?打造高品質內容必懂的 SEO 評估標準

EEAT

什麼是 EEAT?為何 Google 用它評估內容品質與搜尋排名?EEAT 結合經驗、專業、權威與可信度四大核心,是網站能否取得信任與高排名的關鍵,透過明確實作策略與自我檢核指南,幫助你打造高品質內容,全面優化 SEO 表現,提升網站的整體搜尋能見度與用戶信賴度。

什麼是 EEAT?從 Google 標準看懂評估內容品質的核心

EEAT 是 Google 用來評估網站與內容「品質可信度」的四大準則:經驗(Experience)、專業性(Expertise)、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與可信度(Trustworthiness),這項原則源自 Google 搜尋品質評分指南,是用來協助判斷網頁是否值得被推薦給使用者的核心概念。

EEAT 並非直接的排名因子,而是 Google 演算法用來判別「哪種內容最值得信任」的隱性機制,這在 YMYL 領域(例如金融、健康、法律)中尤為關鍵,因為一旦資訊錯誤,可能對使用者帶來實質風險,網站若缺乏真實經驗、專業背景、第三方認可或清楚的出處與作者資訊,就容易被視為低品質內容,即便文筆流暢、排版良好,仍然可能在搜尋結果中落後。

理解 EEAT,不只是為了迎合搜尋引擎,而是要建立一套「讓人願意相信、願意引用」的內容製作原則。接下來我們將針對這四個核心要素深入解析,並說明如何在實務中具體應用。

深入理解 EEAT:四大要素全面解析

要讓網站的 EEAT 真正發揮效力,必須深入理解每一個構成要素的實際意涵與應用方式,Google 並不會對網站明確打上「EEAT 分數」,但它會透過觀察你的內容是否具備經驗性、專業深度、來源權威與整體可信度來推斷你是否值得被推薦。

這四個要素彼此之間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互為支撐,具備第一手經驗能強化專業度,專業度又能建立網站的權威,而三者共同作用才能真正獲得使用者與 Google 的信任,在以下段落,我們將針對 EEAT 四大核心構面逐一說明,並提出具體的 SEO 強化建議,協助你打造高信任、高轉換的內容體系。

Experience(實際經驗)是提升內容可信度的第一關鍵

Google 評估內容可信度時,首要檢視的是:這篇內容是否來自有真實經驗的人?在 EEAT 架構中,「Experience」意指作者是否實際體驗過所描述的主題,而非僅僅轉述二手資料或彙整網路資訊。

這個原則在 2022 年被正式納入 EEAT 中,目的在於打擊網路上大量「無實證、無驗證」的仿製內容,特別是在「產品評論、醫療建議、旅遊經驗」等 YMYL 領域中,Google 更強調實際經歷的重要性。

舉例來說,撰寫健身器材的開箱評論,如果你未曾親自使用該產品、甚至無法提供照片或操作經驗,那麼這樣的內容即便文筆流暢,也不會被視為值得信任的資訊。

SEO強化建議(提升 Experience 的具體方法):

  • 為每篇核心內容撰寫者加上「作者體驗聲明」,說明其背景或親身參與經歷
  • 搭配第一手素材(如:實拍圖片、影片、截圖、交易紀錄、臨場筆記等)
  • 使用「我實際遇到的情況是…」、「根據我測試後的結果」等語句來體現真實性
  • 在頁面中加入作者個人頁面連結,讓讀者能核實作者是否具備相符經驗背景

Expertise(專業性)如何展現於你的內容中?

專業性(Expertise)在 EEAT 中代表內容提供者是否具備足夠知識深度,能對主題進行準確解說與分析,對 Google 而言,專業性不只是有文筆或懂 SEO,而是能否清楚呈現出「你對主題的深入理解與獨特見解」。

Google 會透過一連串信號來判斷內容是否具備真正的專業基礎,例如:內容是否有原創性?是否引用可靠資料?作者是否具備相關背景?頁面是否顯示出內容深度與一致邏輯?

專業性不等於冷硬的論述,而是「能把艱深的概念說清楚」,許多高流量網站之所以能在熱門關鍵字中脫穎而出,往往並非靠華麗文案,而是因為其內容結構嚴謹、觀點鮮明,並能提出精準、可驗證的資訊來解決使用者問題。

SEO強化建議(實作提升內容專業性):

  • 撰寫長內容(Long-form)時,每段落須包含清楚的結構與單一主題聚焦(避免模糊敘述)
  • 在頁面中嵌入引用來源,例如:政府資料、期刊研究、新聞報導、白皮書等
  • 為內容作者設立「專業履歷區塊」,簡述其職業背景、資格證明或經驗年資
  • 使用「問題 → 解釋 → 結論 → 延伸」的內容段落架構,展現邏輯與洞察力
  • 針對 FAQ 類型關鍵字,建立補充說明或數據模組,增加可用性與資訊量

當你能把使用者心中的問題,解釋得比對手更深入、結構更清楚,專業性自然就會體現在你的內容之中,也更容易贏得搜尋引擎的青睞。

Authoritativeness(權威性)的建立方式與案例

在 EEAT 框架中,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代表你在某一主題領域中是否被公認為可靠的資訊來源,這不只是關於你自己說了什麼,更關乎其他網站、媒體與讀者「是否認可你說的話」。

Google 用來判斷權威性的訊號包括:你是否被其他高品質網站引用?是否有外部連結指向你的內容?是否曾出現在專業媒體、期刊或論壇中?這些都會影響搜尋引擎對你網站「聲望」的理解。

更實際的例子是:當一個網站長期深耕特定主題,如「區塊鏈」、「睡眠科學」或「稅務規劃」,累積了大量原創內容並經常被其他專業平台引用,其在 Google 的眼中就會逐漸建立起主題領域中的權威信號。

SEO強化建議(如何累積內容權威性):

  • 持續產出具備原創觀點與數據的深度內容,讓其他網站願意引用
  • 主動向垂直媒體投稿或受訪,建立外部提及(mentions)與高質反向連結
  • 建立主題聚合頁(Topic Hubs),統整網站在同一主題下的所有資源,強化主題專精性
  • 透過內容合作,與學術機構、研究單位、業界領袖合作發布聯合文章或數據報告
  • 若經營品牌部落格,可邀請具備實務聲譽的外部講者或專欄作者擔任撰稿人,強化多元背書

權威性無法短期建立,但透過內容聚焦、外部背書與長期累積的資料庫式佈局,網站最終將被視為該領域的可信專家,並獲得更高的搜尋可見度與品牌信任。

Trustworthiness(可信度)評估標準與網站架構因素

在 EEAT 的四大核心中,可信度(Trustworthiness)是搜尋引擎最重視的最終指標,它不僅關係到內容本身是否誠實、準確,更牽涉網站是否值得被用戶信任與依賴。

Google 明確指出:「在評估頁面品質時,信任(Trust)是最終判斷依據」,其他的經驗、專業性與權威性,都只是幫助建立信任的輔助要素,無論你的內容寫得多專業,如果來源模糊、網域不安全、作者資訊不透明,都會削弱整體可信度。

可信度主要由兩個維度組成:內容可信與網站可信

內容可信度強化重點:

  • 所有關鍵主張須提供來源佐證(政府單位、研究報告、官方資料)
  • 引用數據必須標註出處並可查驗,避免模糊化引用(如「研究顯示…」)
  • 使用者實證資料(案例、實拍照片、使用結果)可顯著提高真實性
  • 禁止 AI 生成內容未經校對即上線,Google 對此列為「垃圾內容警訊」

網站架構可信度強化策略:

  • 網站需具備 SSL 憑證(https)、無惡意代碼與跳轉頁
  • 提供完整聯絡方式(包含實體地址、Email、電話、公司統編)
  • 設置清晰的「關於我們」、「作者介紹」、「隱私權政策」等頁面
  • 若為商業網站,應公開退換貨政策與顧客服務標準
  • 維持網站內容更新頻率,避免大量過期頁面或無效連結

可信度是 EEAT 的根基,沒有信任,其他所有評估維度都難以發揮效力,SEO 要成功,網站必須先讓「人」相信,Google 才會推薦。

EEAT 在 SEO 實務中的應用與優化策略

理解 EEAT 的核心概念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網站與內容策略中落實這些原則,進一步強化搜尋排名與使用者信任,EEAT 並不是一份靜態的評分表,而是一套由內容、技術、作者背景、網站結構等多元訊號組成的「信任綜合評估系統」

許多網站 SEO 表現不佳,表面上看是關鍵字布局錯誤、外部連結不足,但背後真正的問題往往來自 EEAT 訊號的缺失,例如:內容來源不明、作者無介紹、網頁設計不符合可信標準、缺乏實用性與深度等等。

從 Google 演算法角度來看,EEAT 是 Search Quality Evaluator Guidelines 中長期被測試員實際應用的品質評分準則,而這些準則正逐步整合進演算法核心,以下將從網站內容、結構、連結與作者權威等面向,逐一說明 EEAT 在 SEO 實務中如何具體實作與優化。

如何在內容與網站架構中實踐 EEAT 原則

SEO 並不只是選對關鍵字,更在於你是否打造出一個讓人願意相信的內容與網站架構,Google 重視的不只是「看起來專業」,而是「整體信任度訊號是否一致且強化彼此」。

核心內容策略(以 EEAT 為主軸):

  • 每篇主題內容需聚焦單一使用者意圖,避免廣泛堆疊無關資訊
  • 引入第一手資料(原創見解、實測案例、訪談紀錄)強化 Experience
  • 製作內容時引用學術論文、新聞資料庫、官方政策,提高 Authority
  • 提供明確作者資訊與來源註解,讓內容能被查證,建立 Trust

網站架構與結構信任化建議:

  • 導航清晰、無廣告遮蔽內容、無大量跳轉頁或中繼頁
  • 每篇內容頁面皆有「作者卡片」、「編輯日期」、「回報錯誤機制」
  • 強化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 Editorial Policy 等基本信任頁面
  • 若有商業交易,需具備 SSL、安全付款流程與完整售後政策

SEO 最終考驗的是「內容值得信任的整體結構」,而非單一頁面技巧,透過系統性地落實 EEAT 原則,你的網站將不僅能取得更高排名,還能有效留住讀者、強化品牌認知。

YMYL 網站內容的額外標準與風險

在所有網站類型中,YMYL(Your Money Your Life)主題是 Google 對 EEAT 審查最嚴格的領域,YMYL 涉及使用者的財務、健康、安全、法律與生活決策等面向,一旦內容有誤,不只是影響排名,而是會造成真實世界的損害,所以必須通過更高門檻的信任評估。

根據 Google 搜尋品質指南,以下內容類型被歸為 YMYL:

  • 醫療建議與健康資訊
  • 財務規劃、稅務與投資內容
  • 法律建議與權益解釋
  • 購物建議與產品評測(涉及消費決策)
  • 時事新聞與公共議題
  • 政策、族群、宗教、政治觀點等易影響社會穩定的主題

這些主題網站若內容品質不足,或缺乏作者專業背書與第三方引用,不僅會排名下降,更有可能被完整移除在搜尋結果之外。

SEO 操作重點:提升 YMYL 領域內容可信度

  • 每篇 YMYL 類內容都應由具資格背景者撰寫,並明確標示「作者職稱」、「專業認證」或「機構所屬」
  • 加入內容審核流程,例如:醫療文章由醫師複審、財經內容由理財顧問確認(可加註 “經 XXX 審核”)
  • 引用資料來源需明確,包括政府網站、醫學期刊、金融監理機構、公信力新聞等
  • 網站本身需有「專業編輯政策聲明」頁面,說明內容產出流程與審核標準
  • 避免語氣誇張、鼓吹式行銷或以不實數據製造壓力(例:錯誤健康恐嚇、投資保證獲利)

舉例來說,若你的網站提供糖尿病飲食建議,卻未註明作者是否為營養師,且內容未附醫學資料來源,那麼這頁面將被視為高風險低信任內容,即使資訊正確也會被演算法排除在前頁之外。

Google 的演算法會對 YMYL 頁面「放大檢視」,而 EEAT 則是它用來篩選可信與否的主要依據。這也是為什麼在這些領域中,只靠寫得好還不夠,必須讓專業與審查流程「可被驗證」

外部連結與作者資訊的信任建立

對 Google 來說,權威與信任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由其他網站與讀者對你的認可累積而成,其中兩個最能具體傳遞 EEAT 訊號的方式,正是「高品質外部連結」與「透明且可信的作者資訊呈現」。

為什麼外部連結對 EEAT 重要?

Google 會觀察你的內容是否被其他具公信力的網站所引用或導向,這代表你提供的資訊具有價值與可信度,尤其當連結來自學術機構、新聞媒體、政府單位或大型內容平台,其權重更高,這也解釋了為何在 Google 搜尋結果前頁中,常見醫療內容由 Mayo Clinic、WebMD 等權威來源主導。

相反地,若網站擁有大量低質垃圾連結,或與不相關網站交叉連結,則會削弱 Google 對你網站整體信任的評估。

外部連結最佳實作建議:

  • 主動爭取高權重網站連結:如媒體曝光、研究報告共筆、社群互推等
  • 內容中嵌入原始數據或分析結果,提高其他網站願意引用的誘因
  • 避免過度購買外鏈或參與連結交換聯盟,這些行為長期會導致 EEAT 信號崩潰

作者資訊的透明度也是 SEO 排名因素之一

Google 會特別檢查網站是否清楚標註「誰寫了這篇內容」、「他為什麼有資格說這些話」,這不僅是信任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 YMYL 領域中內容是否能被列入 SERP。

你必須回答這些問題:

  • 作者有明確的頭銜、經歷、專業資格嗎?
  • 是否設置了專屬的作者介紹頁
  • 有無提供LinkedIn、出版紀錄、受訪報導等第三方認證連結

強化作者信任的實作方式:

  • 每篇內容下方設置「作者資訊卡片」,標示:姓名、職稱、專長領域、過往代表作
  • 所有作者頁面應包含其完整介紹與可驗證的職業背景
  • 對於具醫療、財經等敏感主題的內容,應加註「由 XXX 複審」、「經 XXX 認可發布」

記住:Google 並不認識你,但它認識可信的人與可信的網站。如果你的內容能被那些人背書,自然也會獲得演算法的認可。

EEAT 自我檢查表:如何評估你的內容品質?

理解 EEAT 的核心原則後,下一步是檢查:你的網站內容,真的符合這些標準嗎?Google 在 2022 年推出「Helpful Content Update」後,逐步引導網站經營者回到「為人寫內容」的本質,而非單純為了排名操作演算法。

這也使得 EEAT 的評估,不再是抽象的品質概念,而是一連串可自我檢核的標準作業流程,尤其當網站內容數量漸增,若缺乏一致性的品質控管與信任機制,就可能被系統標註為「低價值內容群組」,進而整體被降權。

以下整理一套符合 Google 官方邏輯的 EEAT 自我檢查表,建議網站主每月檢查一次,確保內容品質不落後於演算法更新。

Google 的內容品質評估問題清單

根據 Google 官方建議,請你對每篇核心頁面提出以下自我提問:

內容與原創性:

  • 這篇內容是否具備「原創觀點」、「第一手經驗」或「深入見解」?
  • 是否有提供足夠細節來補足一般性資料(如:圖表、比較表、流程圖)?
  • 文章標題是否貼近主題核心,避免誇張或無關內容?

結構與完整性:

  • 內文是否有明確邏輯、層次與合理小標段落?
  • 有無明確的開頭導讀與結尾總結,而非中斷式結尾?
  • 內部是否有連結至同主題延伸閱讀、外部引用、或補充資訊頁?

寫作品質與使用者體驗:

  • 內容是否有語病、錯字或文法不當的現象?
  • 是否大量使用 AI 自動產生段落但未經校稿?
  • 版面設計是否影響閱讀,例如:彈跳廣告、文字太淺、CTA 過多?

如果以上問題中有任何「否定」答案,都表示你的內容在 EEAT 評估中存在風險,建議立即進行重寫、補強或標示為「過時內容」。

專業度與原創性自我審核建議

Google 不再容許「整理型內容」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只有具備明顯專業性與獨到觀點的原創內容,才可能在 EEAT 評估下獲得演算法肯定,特別是當你的內容與高度競爭的關鍵字(如健康建議、財務策略、法律解析)相關時,更需要具備明確「價值差異性」。

許多網站在執行內容 SEO 時,往往誤以為只要不抄襲就能通過 EEAT,但實際上Google 對「專業」與「原創」的要求,更著重於使用者是否能感受到你提供了「額外的深度或觀點」。

專業度提升建議:

  • 每篇主題內容須引導出「作者為何有資格講這件事」的資訊,例如:職業背景、實務案例、領域年資
  • 善用圖像化資訊呈現複雜觀念(流程圖、決策圖、比較表、模型圖)
  • 避免內容空泛或格式化,應具備「明確立場或策略性建議」才能展現真正專業

原創性強化建議:

  • 每段落盡量避免「市面上已被講過的話」作為主要敘述,除非是為了對比或延伸觀點
  • 建議設定主題時先搜尋 SERP 前 10 名結果,確認你能提供什麼「他們沒說的觀點」
  • 使用「第一人稱經驗」、「反面案例分享」、「專業問答轉錄」等方式自然打造差異化內容

如果你的內容可以讓讀者獲得更深入的理解、解決具體的實務問題,甚至比搜尋其他網站還更快獲得解答,那麼你就真正站在了 EEAT 要求之上。

避免為搜尋引擎而寫的 3 種常見錯誤

Google 在 Helpful Content Update 中強調,評估內容是否「為人而寫」,是排名判斷的核心。若內容被辨識為過度迎合搜尋引擎而忽略使用者需求,將被視為低價值內容,即便表面優化得再好,也難以獲得穩定排名。

許多網站在製作內容時,常無意中落入以下三種錯誤模式,這些做法將直接損害 EEAT 中的信任與專業評價:

錯誤一:堆砌關鍵字、重複段落

過度重複主關鍵字、插入過多長尾變體、不自然地強塞搜尋詞句,是最典型的「為演算法寫」的痕跡,Google 現已能辨識這類語意重複的內容,且會視為無附加價值。

修正方式:

  • 使用語意擴展詞(LSI Keywords),自然延伸主題而非硬塞同義詞
  • 關鍵字應出現在標題、副標、第一段、內文中自然位置,而非無意義重複
  • 寧願增加內容的深度與長度,也不犧牲語句流暢性

錯誤二:無觀點的總整理內容

將前十名搜尋結果的內容重新排列或轉寫,卻未加入自己的經驗、觀點或分析,是 SEO 最低效的方式,這類內容即使沒有抄襲,也會因缺乏原創性與專業信號,被判定為「附加價值低」。

修正方式:

  • 每篇內容都應回答一個「其他網站沒回答的問題」
  • 使用「案例分析」、「常見錯誤解析」、「作者立場陳述」來增加觀點性
  • 加入你/品牌的經驗、數據、統計或實測內容,形成專屬敘事角度

錯誤三:大量產製無明確目標族群內容

許多網站為了擴展流量,產出大量主題無交集、無一致風格的內容,這將導致網站主題焦點模糊,無法累積 EEAT 中的「主題信任度(Topic Authority)」,更難建立權威性。

修正方式:

  • 聚焦核心領域內容(如:只寫 SEO、只寫健康飲食),建立主題聚合頁(topic hubs)
  • 為每類內容建立一致的格式與風格模板(包含作者、審核者、參考來源等)
  • 明確規劃內容的「對象角色」,並在文章開頭破題時直接指出目標讀者是誰

只要網站內容繼續為搜尋引擎演算法而寫,就很難真正建立 EEAT,回歸「使用者導向內容」,才是長期 SEO 成效的關鍵。

常見誤解與延伸說明:EEAT 是排名因子嗎?

EEAT 並不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排名因子,但它對搜尋排名的影響,遠比許多人想像得更深遠,Google 多次強調 EEAT 並非演算法中的一個具體變數,也不會為你的內容打上一個「EEAT 分數」,這並不表示 EEAT 不重要,事實上它是影響整體搜尋品質與信任分數的核心架構之一。

要理解 EEAT 的角色,必須先釐清兩個層次的搜尋評估系統:

層次一:演算法核心信號

這是 Google 實際用於排序的演算法因子,如:內容主題匹配度、網站速度、行動裝置相容性、內外連結結構等。這些是可以被量化和即時調整的。

層次二:品質評估準則(EEAT 就屬於此類)

Google 透過數萬名「Search Quality Evaluators」使用《搜尋品質評估指南》對搜尋結果進行人工測試,進而為演算法訓練提供準則與方向。而 EEAT,就是這套準則的核心之一。

換句話說:Google 並不直接量化 EEAT,而是讓 EEAT 成為「哪些內容值得演算法推薦」的教學基礎。

SEO 如何正確面對 EEAT 非排名因子的定位?

很多站長誤以為既然 EEAT 不是演算法變數,就不需要優化。但實際情況是,當你忽略 EEAT、發布內容缺乏可信度與結構支持時,這些「信任弱點」會透過其他指標被演算法解讀為負面信號。

舉例來說:

  • 缺乏作者資訊 ➜ 被視為來源不明 ➜ 降低內容信任度 ➜ 影響點擊率與停留時間
  • 無外部引用 ➜ 演算法無法建立主題關聯 ➜ 排序被邊緣化
  • 誤導性內容或廣告過多 ➜ 觸發品質下調機制 ➜ 整體網域評價下降

即使 EEAT 不存在明文權重值,它的影響仍會透過其他演算法層面反映到網站整體表現中。

實戰建議:將 EEAT 當成「排名結果的誘因」而非技術因子

  • 若你的網站主攻高競爭關鍵字,建議將 EEAT 作為「主題信任工程」來規劃
  • 評估內容是否能回答:「這篇文章為何值得 Google 放在前五名?」
  • 進行 EEAT 訊號盤點,包括:內容品質、引用來源、作者資訊、網站結構、外部聲量

玩構做個小總結:EEAT 就像網站的「誠信履歷表」,雖然沒有直接打分機制,但卻左右著 Google 是否推薦你的內容。

從理解 EEAT 到實踐 SEO,讓網站真正被信任

掌握 EEAT 並不只是為了應付演算法更新,更是打造長期信任、提升內容價值與品牌聲譽的根本工程。當你的網站內容能展現專業、經驗與可信度,Google 不只是願意推薦,使用者也會更樂於停留與分享。

如果你希望在內容策略上更有系統地落實 EEAT 原則,玩構科技的 SEO行銷顧問團隊能為你提供量身打造的優化建議,從技術面診斷到內容信任架構規劃,協助你的網站在競爭激烈的搜尋市場中脫穎而出。

更多相關文章
一條龍服務的專業 SEO 行銷團隊!
網路行銷線上諮詢
歡迎留下您的需求與聯絡方式,玩構會盡快與您聯繫!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