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人必看!你不能忽視的Google SGE變化與優化策略

生成式搜尋引擎

Google SGE(AI Overview)改變搜尋邏輯,影響 SEO 排名與點擊率,玩構網路將帶您解析其運作原理、與傳統 SERP 的差異,並提供 2025 最新 SEO 優化策略,幫助網站因應生成式搜尋的重大變化。

Table of Contents

Google SGE 是什麼?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Google 搜尋也迎來了重大轉變,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簡稱 SGE) 正是這場變革的核心,它不再只是「找答案」,而是試圖理解你想問什麼,並主動生成有價值的回應,從資訊摘要到互動式對話,SGE 正改寫人們使用搜尋引擎的方式。

那麼SGE 究竟是什麼?它與傳統 Google 搜尋有何不同?以下將從定義、技術原理到使用者好處,全面解析這項新世代搜尋功能。

SGE 定義與由來:Google 搜尋的 AI 革命

Google SGE,全名為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生成式搜尋體驗),是 Google 在 2023 年 Google I/O 大會上推出的重大搜尋技術更新,這項功能透過整合 生成式 AI(如 Gemini、PaLM2、MUM 等大型語言模型),顛覆傳統的 10 個藍色連結搜尋結果,改以 AI 生成的摘要與互動內容 為核心,打造更個人化、上下文感知的搜尋體驗。

SGE 同時也被整合為 Google 的 AI Overview 功能,並在 2024 年起陸續於多個國家正式開放。

SGE 如何運作?

SGE 在你輸入查詢時,會使用 AI 理解你的搜尋意圖,並產生一段 AI 快照摘要,位於搜尋結果頁的最上方。這段摘要彙整多個網頁資訊,幫助使用者快速取得重點答案,並搭配以下幾種呈現方式:

  • AI快照摘要:快速提供答案,無需點擊進入網站。
  • 對話模式(Ask a follow-up):可接續詢問相關問題,進一步延伸探索。
  • 垂直體驗:例如購物查詢時顯示推薦清單、產品資訊。

這些呈現方式皆來自於 Google 最先進的 AI 模型,讓搜尋結果更加智慧、互動且貼近用戶需求。

Google SGE 開放範圍與使用限制

截至 2025 年,Google SGE 已在美國正式開放,並於全球 120 多個地區(包含台灣、韓國、墨西哥等)進行測試,支援英文、日文、韓文等 7 種語言,部分功能仍透過 Google Labs 測試形式提供,需申請開通或訂閱 Google One AI Premium 計畫。

使用者的三大好處:SGE 有什麼優點?

  1. 快速取得高品質摘要資訊:省去瀏覽多個網站的時間。
  2. 易讀性與互動性提升:以圖文整合方式呈現,使用者更易理解。
  3. 智慧推薦與探索:延伸相關問題、探索更多資源,一次滿足搜尋需求。

如何開通與使用 Google SGE?實際操作步驟全指南

對於想親身體驗 Google SGE 的使用者來說,僅僅了解它是什麼還不夠,你必須先完成一系列設定,才能啟用 SGE 的生成式搜尋功能,儘管目前台灣已納入開放名單,仍需透過特定方式切換語言與進入 Search Labs 計畫,才有機會看到完整的 AI 搜尋體驗介面。

下面將提供具體步驟與畫面說明,幫助你順利啟用 SGE,並介紹其獨特的搜尋互動功能。

開啟 SGE 的條件與準備工作

在正式啟用 SGE 前,請先確認以下條件是否符合:

  • 使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桌機版)或 最新版 Google App(iOS/Android)。
  • Google 帳號已登入,且偏好語言需設為「英文(English – United States)」
  • 使用者需具備可訪問 Search Labs 的權限(建議使用美國地區 VPN 輔助)。

五個步驟教你啟用 Google SGE 功能

  1. 進入 Search Labs 網站
    於瀏覽器搜尋「Search Labs」,點選進入 Google 官方實驗平台。
  2. 登入 Google 帳號並點擊「Get Started」
    找到「Help shape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區塊,點擊「Get Started」按鈕。
  3. 同意生成式 AI 條款
    系統將要求你勾選同意使用條款,再點選啟動 SGE 功能。
  4. 點擊「Try an Example」開始測試
    你會看到一個預設範例(如搜尋建議),這代表 SGE 已啟用成功。
  5. 進入 Google 搜尋頁並測試查詢
    嘗試輸入英文查詢詞(如 “How to learn SEO”),確認是否出現 AI 快照與後續互動按鈕。

SGE 搜尋體驗有哪些變化?

當你成功啟用後,搜尋頁將呈現與傳統 SERP 截然不同的互動設計,包括:

  • AI 快照摘要:顯示於搜尋框下方,以圖文摘要呈現核心資訊。
  • Show more 展開按鈕:點擊可查看更多精選內容與補充觀點。
  • Ask a follow up:內建追問功能,啟用對話式互動,讓使用者深入探索主題。
  • 客製化選單:可依據身分(如學生)或內容類型(如影片)自訂顯示結果,提供高度個人化資訊。

Google SGE 如何改變搜尋結果與用戶行為?

隨著 Google 將生成式 AI 技術全面導入搜尋引擎介面,搜尋結果頁(SERP)也正發生質變,從傳統的「連結列表」轉為 AI 主導的摘要與推薦,使用者點擊網頁的習慣、流量分配邏輯,以及 SEO 策略,都受到明顯影響。

根據目前觀察,SGE 已逐步滲透進多數查詢場景,並針對不同的搜尋意圖(如資訊查詢、購物、在地與YMYL)給出量身打造的互動內容。以下為實測觀察整理。

資訊型搜尋:用戶幾乎不需再點網頁

以查詢「如何沖出好喝的咖啡」為例,Google SGE 直接生成多步驟的沖泡指南,從挑選咖啡豆、磨豆粗細到水溫建議一應俱全,這種回答模式大幅壓縮了網站的點擊空間,尤其是傳統依靠內容導流的部落格、教學文,容易被 AI 快照取代可見度與流量。

右側則以「輪播卡片」顯示內容來源與延伸資訊,部分用戶僅透過這些卡片即可完成資訊瀏覽,降低對原始網站的點擊依賴。

購物型搜尋:商品推薦變得更集中與可視化

在「遠距辦公耳機推薦」等查詢中,SGE 不僅提供建議購買要素,更以表格整合產品圖、價格與評價,大幅強化了商業查詢的轉換導向

不同類別的產品也影響展示方式:

  • 快消商品(如洋裝)會更注重圖片吸引力
  • 功能性商品(如筆電)則偏向列表與規格比較

這代表 SEOer 必須更注重產品資料的結構化與圖片優化,否則可能無法出現在 AI 回應中。

在地搜尋:簡化搜尋流程但排序機制不同

以「台北咖啡店」為例,SGE 類似地整合了商家資訊、簡介與卡片式連結,但與 Google Maps 或商家清單相比,排序邏輯略有差異,可能依據評論數、描述內容、或網站完整度判定,這提醒實體商家應更積極經營 Google 商家檔案、強化描述語意,以提高被 AI 摘要引用的機會

YMYL 搜尋:資訊嚴審、有限開放

針對醫療、財經、法律等 YMYL 類查詢,Google 採取更保守策略,例如「如何預防感冒」查詢中,SGE 雖有生成摘要,但同時明確標註「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並引用政府或醫療機構資料。

此類型查詢的 SEO 策略,必須嚴格符合 E-E-A-T 標準(經驗、專業、權威、可信),否則不易被納入 AI 回應之中。

SGE 的潛在爭議與風險

儘管 SGE 提升了搜尋效率,但也引發以下隱憂:

  • 內容不準確風險:AI 回應可能因語料偏誤而出現誤導。
  • 壟斷資訊來源:SGE 偏好引用 Reddit、Quora 等大型平台內容,壓縮中小型網站的曝光機會。
  • 零點擊常態化:用戶不再需要點擊網站,將讓依靠搜尋流量的站點面臨轉換率與廣告營收雙重壓力。

Google SGE 對 SEO 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 Google SGE 正式成為搜尋結果頁的重要元素,SEO 面臨的挑戰也從單純的排名優化,擴展為如何在「生成式 AI 主導的搜尋環境中」保持可見度與點擊率,不只是演算法改變,而是整個使用者行為與搜尋路徑的再定義。

以下整理出目前觀察到對 SEO 的五大實質影響與策略思考:

排名競爭從「首頁」進化成「前五名之爭」

在 SGE 模式中,AI 回應會精選極少數網站作為參考來源,顯示於快照中。過去進入搜尋結果第一頁(前10名)即可獲得可觀流量,但現在你可能必須躋身前三名,甚至是被 AI 指定為引用內容,才有機會被看見。

建議:提升內容原創性與專業度,並強化語意相關性以提高被選入 AI 回應的機會。

零點擊搜尋成常態,品牌影響力變得更重要

SGE 的快照通常已回答使用者的主要問題,導致用戶無需點擊網站就能滿足需求,這讓網站流量獲取不再是唯一 KPI,品牌可信度與被引用率成為新目標

建議:將 SEO 結合內容行銷與社群聲量,提高品牌曝光與信任分數。

結構化資料將成為「進入 AI 快照的通行證」

SGE 在組織與選擇回應內容時,極度依賴 Schema.org 結構化標記,未來搜尋中,不具備良好結構化的網站,即使內容優質也可能被略過

建議:優化網站的 FAQ、產品、文章與評論等 Schema,特別針對商業與資訊型查詢。

內容優化進入「語意理解+人性化敘事」階段

AI 已能理解自然語言脈絡,因此過去使用關鍵字堆疊、直譯文方式撰寫的內容,將難以被視為有價值,內容必須符合母語邏輯、語意自然且資訊正確,否則難以入選 AI 回應。

建議:投入專業寫手、人性化語調、原生語言優化,讓內容更易被 NLP 系統正確理解與評價。

廣告與 SEO 必須整合規劃:購物與品牌查詢最受衝擊

SGE 在處理購物相關查詢時,已能整合價格、評論、購買連結,大幅減少原本廣告與電商SEO的操作空間,許多品牌查詢也直接被 AI 回答取代原有官網連結。

建議:投資 Google Merchant Center、開通免費商品資料結構、搭配品牌查詢強化,並同步佈局多流量管道如社群、短影音等。

SEO人必備的SGE優化策略與實戰建議

Google SGE 並非單純介面更新,而是整體搜尋生態的重構,面對這場由 AI 主導的搜尋革命,SEO 優化的重心已從「關鍵字排名」延伸到「語意理解」「內容品質」「品牌聲量」與「多平台佈局」,你不再只是為演算法寫內容,而是為 AI 與真實用戶同時提供價值。

以下為你整理出網站在進入生成式搜尋時代,必須關注的六大優化策略。

內容架構調整:對齊 SGE 的理解方式

  • 強化結構化資料(Schema Markup):使用 FAQ、產品、文章、評論等標記語意,幫助 AI 快速抓取資訊重點。
  • 聚焦長尾與對話式關鍵字:SGE 鼓勵自然語言查詢,你的內容也應模擬使用者語氣與語境,避免生硬堆砌關鍵字。
  • 圖片最佳化不可忽略:AI 快照高度依賴圖片吸引點擊,建議使用主題明確、解析度高、色調明亮的圖片,並確保 alt text 精準描述。

建立 SEO 漏斗內容:覆蓋完整用戶旅程

不同階段的使用者有不同需求:

  • 認知期需要解說文與觀念解析
  • 評估期偏好比較文、排行榜、評論彙整
  • 行動期則重視優惠、購買流程與信任感

建議:針對每個階段設計對應內容,提升整體網站的深度與廣度,以利進入 SGE 快照範圍。

強化品牌聲量與信任度:打造可被引用的權威性

SGE 優先引用可信任內容來源,你的網站若缺乏品牌信號、正面評價與一致資料,很可能無緣出現在 AI 回應中。

行動策略:

  • 完善 Google 商家檔案,保持 NAP 一致
  • 積極回應評論、處理負評
  • 經營社群媒體聲量,提升被引用機會

深化 E-E-A-T 原則:讓 AI 相信你是專家

Google 對內容品質的評估已強化為 E-E-A-T:經驗(Experience)、專業(Expertise)、權威(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Trustworthiness)。

實踐建議:

  • 強調內容來自第一手經驗(如案例、測試報告)
  • 建立作者個人頁與出處說明
  • 維護網站安全性、提供清楚的關於我們頁面與聯絡方式

拓展內容與流量來源:分散單一平台風險

未來流量不再只靠 Google 自然搜尋,多平台曝光變得關鍵,YouTube Shorts、TikTok、Reels 等短影音平台的內容,已被納入 SGE 快照引用來源。

多管道佈局建議:

  • 製作影音版教學與介紹,發佈於社群平台
  • 配合部落格文章建立影音搭配關係
  • 善用電子報、社群與論壇持續分流與互動

電商與地方網站優化要

若你經營的是產品頁、電商平台或地方服務,SGE 對你的影響會更直接。建議執行以下動作:

  • 完善商品資料結構(產品說明、使用情境、評論)
  • 使用 Google Merchant Center 上傳產品 feed
  • 標註服務區域與地理資訊(Local SEO)
  • 善用評論與問答區,增加即時互動與更新頻率

迎接 AI 時代,Google SGE 2024 有什麼新發展?

自從 2023 年 Google 推出 SGE(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以來,生成式搜尋已逐步走出實驗階段,進入全球大規模部署,到了 2024 年,Google 不僅在技術層面推出多項升級,甚至在產品命名、搜尋邏輯與用戶互動方式上,也出現關鍵性變革。

以下整理 2024 年 Google SGE 的五大關鍵發展,讓你掌握未來 SEO 戰略的必備脈絡。

Google SGE 正式更名為 AI Overviews,全球擴展中

在 2024 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中,Google 宣布將 SGE 更名為 AI Overviews,並於美國全面上線,預計持續拓展至更多語言與國家(包含台灣),這象徵 SGE 已從測試功能轉為核心搜尋體驗之一。

外界質疑促使透明度提升,資訊來源將更明確

起初SGE 被批評為未標示內容出處、容易產生誤導或錯誤資訊,Google 因此調整策略,現在每段 AI 回應均會標示來源網址,並在高風險領域(如醫療、財經)強化內容審查與提醒。

功能升級四連發:搜尋體驗更智慧

Google 搜尋主管 Liz Reid 宣布,AI Overviews 正整合以下四項重大升級:

  • 多步驟搜尋:一次提出複雜條件,系統自動整合資訊(如推薦+交通+營業資訊)
  • 搜尋規劃能力:輸入需求即可生成計畫(如三日菜單、行程安排)
  • 純 AI SERP 模式:未來某些查詢將由 AI 全面生成回應內容,取代傳統 SERP 排列
  • 影音搜尋功能:使用影片作為查詢來源,結合語音與圖像辨識(如分析黑膠唱機問題)

新名詞誕生: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隨著生成式搜尋快速崛起,SEO 專業圈也開始關注新的優化邏輯——GEO(生成式引擎優化)。這代表 SEO 將不再僅是「取悅搜尋引擎」,而是設法讓內容成為 AI 回應的引用來源。

這需要更重視:

  • 實用性與語意完整度
  • 品牌與內容信任度
  • 多媒體格式(圖、音、影)與結構化資料的運用

搜尋行為將大幅轉變,SEO 面臨策略轉型

專家預測,到 2025 年,搜尋將從「主動找答案」轉向「被動接收解方」。用戶行為會更仰賴個人化回應與推薦式搜尋,品牌若不積極布局 AI 生態,很可能被邊緣化。

SEO 策略未來需結合:

  • AI 可讀性優化(語意、結構、資料)
  • 多平台流量經營(不只 Google,自媒體、社群與影音平台也須佈局)
  • 持續強化 E-E-A-T 訊號與內容差異化

面對 Google SGE,SEO 該如何升級應對?

Google SGE(AI Overviews)已經不是未來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它改變了搜尋結果呈現方式,也重塑了 SEO 的核心策略,但可以確定的是——優質內容、技術優化與品牌信任仍是關鍵,只是你必須升級做法。

玩構網路行銷公司不僅深耕 SEO 多年,更擁有自家 AI 工程師與自研 AI App,能協助你將內容與技術優化與生成式搜尋結合,打造真正符合 Google 新標準的網站。

分享我們的文章:
瞭解更多SEO、網站優化、網路行銷知識
Close